账目?你们谁有夏尚书对大明的财政了解?你们谁有夏尚书更能清楚大明哪里更需要银子?但是为了一己之利,或者说为了一个部门的利益,却忽视了大明的整体利益!在你们看来,到最后你们相互妥协,各自分到一些银子,明年的公费更宽松一点,就是好的。但是对朕来说,对大明来说,这却是最大的浪费!”
话说到这个份上,就连被朱棣维护的夏元吉这个时候也觉得羞耻,他跪下俯首道:“陛下,都是臣无能……”
“平身……”朱棣叹了口气,就坡下驴道:“此法则是必须要推行的,不过蹇尚书你的意见也很中肯,将大臣们限定在一目一纲,确有些因噎废食,朕可允许凡在大朝会期间,大臣仍然有建议之权。”
这是一种妥协,不让现在的大臣们说话,那比杀了他们还要严重。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谏言啊!
除了像夏元吉这样当了十几年户部尚书的,像宋礼,吴中这样原本在年轻时候研究过修建筑,修河渠的,大明哪有那么多的专业人才?
就连吴中这个“建筑专家”,因为有功,晋升刑部尚书。而他这个工部的专业人才,到了刑部,连案卷都不会看,更别说断案了。
在工部尚书之前,他还担任过北平布政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