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二十八章 格物学
分析,并且因此诞生了秤,独轮车等一系列应用的工具。

    而且在墨经里面,也阐述了光与影,小孔成像,凹透镜,凸透镜的原理,可惜的是,这样的学问只能藏在皇宫的典籍库里,根本没有人愿意学。

    因为学这些对改善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帮助,还会遭到打压。

    除了力学与光学,中国古人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也并不少,比如声学。

    《庄子》艺术就记载了调瑟时发生的共振现象,这种基音与泛音共振现象的发现比西方早得多,欧洲直到十五世纪才由达芬奇首次进行共振实验。

    墨翟曾在地下设瓮,利用共鸣现象,探查敌方挖洞攻城的计谋。到宋代曾公亮,在他的《武经总要》中,把这种方法称为“瓮听”,这是声学效应在军事中的应用。

    而磁学就不必多说了,指南针的发明就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人在磁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还有热学,这又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

    早在春秋时期,《考工记》就对熔炼金属过程中,根据物体颜色判断物体冷热程度。并且形成了长期以来的钢铁熔炼工艺。

    而在《论衡》中记录了热平衡,热传导及冷热循环状态下的物态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