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三年,朱瞻基初见马迪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半大小子。
整整五年过去了,他从一个自然科学的爱好者,工匠的儿子,变成了一个大明在物理学方面的专家。
虽然在资历上,他比不过许多大半辈子都投身这个方面的工匠,但是在对物理学的总结和研究上,他却走在了最前面。
这主要跟他还没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观,就被朱瞻基影响又很大的关系。
从小喜欢做工,喜欢研究,这给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后在十四岁的时候,遇到了朱瞻基,而朱瞻基为他打开了一扇世界的大门。
朱瞻基的滑翔翼只是一个开端,他的手工作坊让马迪见识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关键是朱瞻基的引导,让他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中国古代绝对不缺少对物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并且因此诞生了一系列享誉历史的著作。
这些著作在民间是没有机会看到的,许多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但是,朱棣从登记编纂永乐大典,整个大明几乎所有的图书,皇宫里都有收藏。
从《墨经》,《考工记》,《论衡》,《考灵》,一直到宋代的《天工开物》,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