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臣中,他并没有真正的敌人,但是错就错在他的声望太高,
洪武二十年,如今的朝廷大部分大臣们都还没有出仕的时候,他以二十岁的年纪就已经担任工部侍郎了。
那个时候的蹇义,夏元吉,都还是他的后辈。
到了永乐朝,他就被朱棣任命为工部尚书,位高权重。
而后十几年,他几番浮沉,一直在外任官。而他的后辈们一个个身居要职,不愿意朝中出现一个跟自己不是一条心,却又德高望重的大臣。
当他在西北接到消息,皇上竟然撇开太子,直接让太孙监国,他知道自己终于否极泰来。
因为这件事也就意味着与那些大臣关系密切的太子,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太孙提早掌权,对他黄家,对他黄福是一件好事。
随后自己的儿子被任命为西征军的后军总兵官,映证了他的想法,父子两人都同为两路大军的总兵官,这种荣耀是历朝历代都极为少有的。
他当然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父子二人同时掌管大权,即使为了避嫌,他也该上书请辞北路军后军总管。
再然后,他就等来了方宾和金幼孜前往西北替换他。
这是太孙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