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才出现的。
他们一开始并不是忧国忧民,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另一个原因很现实,那就是成本。
在这个重农抑商的年代,报纸是没有广告的。报纸的成本高昂,卖贵了却没有人买,如何持续的下去?
要知道,如今的物资紧张,造纸大部分是手工作坊,纸张成本高的惊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今的一个馒头一个铜子,一个肉包子两个铜子,但是印刷一本五万字的书,成本就一两百文,售价还要增加五成以上,因为运输成本也很高。
后世一张4开的报纸,纸张成本几分钱,但是在这个时代,纸张成本占据了报纸成本的八成以上,够不少人下一顿馆子了。
更别说还有印刷和油墨,包括运输等人力成本。
不要说印制多张报纸了,一次只发行一张4开的报纸,不算运输,纸张和印刷,人工成本都超过了二十文。
一张报纸的成本,够老百姓吃三天饭了,谁买得起?
何况,大部分老百姓还不识字。
所以在了解这些以后,朱瞻基也就熄了办报纸的想法。
但是在朱棣出征了之后,朱瞻基逐渐控制了全局,现在他就需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