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预防有人假冒身份。
解祯期第一个登记完,当面见蹇义接见的时候,向这位负责大明人事安排的大佬提出了不愿入翰林,而想外放的请求。
蹇义当然是惊讶无比的,他没有想到解祯期傲气如此大,因为朱瞻基的一句话,就想去海外来证明自己。
他当然是劝了又劝,解缙虽然有些不通人情世故,但是正因为如此,他跟朝廷的几个堂官之间并无太大矛盾。
蹇义也愿意解缙这样一个“单纯”的人待在内阁里,并且占据内阁首辅的位置。这样的话,内阁根本没有直接影响六部的能力。
当知道解缙已经同意了解祯期的计划,蹇义也无话可说了。
出了蹇义的公房,解祯期忍不住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自己的选择有些冒险,如果能做出成绩还好,三年,最多六年,他就能回到京城。
但是要做不出成绩,他这一辈子就别想再进翰林院了。
不进翰林,做堂官还有机会,但是想要进内阁,反而没有了机会。
但是,他不后悔。
因为入翰林这条路,他已经能看到终点了。如今朝廷政局稳定,最少在他的叔父没有告老还乡之前,他是没有机会进入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