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就等于是削弱了皇权。所以这一点,也是李亮不能接受的。
但实际上,如今很少有小事还会打扰到朱瞻基,那些程序性的事务,包括一些琐事,都在各部门内部就处理了。
朱瞻基要求也就是每个月两次大朝会上,各部门要处理事务的存档交上来,以备核查。
目前看来,处处平衡,相互遏制。但是李亮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那就是一切权利的衍伸是通过人,当主弱臣强的时候,难免不会人心思 变。
可是这一点,朱瞻基也没有办法,他能做的就是建立稳定的规则,然后加强皇室教育,增强皇室与军权之间的联系。
听了李亮掏心窝子的话,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最起码也不会出现一个昏君,就坏了朕的千秋大业的延续。”
李亮叹了口气,不再劝了。坐的位置不同,考虑的问题自然不一样。
他是一个内侍,一辈子考虑的是皇室的利益。但是朱瞻基不同,他不仅要考虑皇室的利益,更要考虑江山的长久延续。
现在,几乎全世界都是朱家的子孙当权,跟两百年前,成吉思 汗的子孙差不多处境。
那些蒙元人,善于战,疏于治,不到一百年,势力大损,两百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