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精兵确实在派出付元舰队后能腾出来的兵力不多了。
所以杨兆龙就答应下来,还给李禹西开了份公文,准泉商公司募牧野壮勇驰援普利茅斯……他也没想到,李禹西居然这么大反应。
不留余力。
他们都低估了亚洲土民的应募热情,尤其是牧野的易洛魁诸部,他们种下的和平之树需要以战争的血液浇灌,结果明军来了不让他们跟别人打仗可别提心里多郁闷,偏偏明军还拿他们的部众编练保甲每日操练,教授弓弩传以苗民百炼钢刀兵。
他们比以前强大了无数倍,练就一身本事没地发扬,现在听说东边海上有个同属大明的部落需要帮助?
讲良心话,对普通部众而言,不给钱要去,给钱更要去,何况李禹西还给很多钱。
李禹西这烟草商人照着的是大明东南沿海募人出海做倭寇的市场价,应募即发白银十两,往后月银二两照给。
尽管邹元标对这事颇有微辞,他认为商贾即便在海外也该听朝廷调令行事,就算军府会同意,他也要等军府同意后再出战,岂能如此擅自出战?
更重要的是出战在官吏看来毫无意义,岛夷,那是一块贫瘠之土,田不足养人、财货不足以富人,普利茅斯区区三千户土民,价值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