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学员如此构成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一是平民百姓朴素的情感,他们虽无能力在贵族们投降后反抗明军,但至少在汉文学堂成为强制要求前,他们能选择不配合学习。
二来,则是平民百姓连英文都不认识,指望他们越过英文直接学汉文,那不是强人所难么。
威廉·莎士比亚,就是学员中的少数派,每天定时在下午到汉文学堂来上一个半时辰的课,风雨无阻。
这人第一次来就把英文名字写错了,后来又连续以不同错法写了四个名字。
问他为何学习汉文,他说他要挣钱养活乡下的家人,也为追名逐利,用汉文写剧本。
一连半月的教学,让李谦对这个被他起名为翁立安的学生有了更多了解。
生在城乡结合部、读过几年英格兰小学没钱上大学,老婆未婚先孕奉子成婚。
开过皮具铺、从事过肉铺伙计、园丁、马夫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工作。
偷猎贵族的鹿和兔子被抓,背负沉重的生活负担与道德重担离开家乡来到伦敦讨生活,开始北漂攒钱买房的曲折人生。
依照教谕李谦作为大明人的观点,他的学生翁立安是个劣迹斑斑的小流氓或者说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