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一点,就是为了节省体力,下井的工人乘坐的一种运输工具。
人是半蹲半坐在上面的,跟个“猴子”一样,所以叫“猴车”。
这下了猴车,又走了两个小时,才到了工作面。
一路上,孔清荣同志吩咐刘向波,不许打招呼,该怎么干就怎么干,我要看真实情况。
张小北这可是第一次下井啊,井下的硬化工作挺好,支柱什么的看起来也很粗壮,顶板也很好,一路上都没有煤渣儿掉落。
就是冷,井下一直需要通风,你得把新鲜空气送进来啊。
然后下面还有除尘洒水设施,潮得很。
要不然说阴冷潮湿呢。
这下井的工作人员,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秋裤的。
可是孔清荣同志的脚步那是真利索啊,后面有两位副总都快跟不上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问问。
不过显然是很满意,孔清荣同志还说了一句:“这个矿井的总体布置还是非常合理的!”
什么?行家?
懂煤矿?
了不得啊,张小北在心里暗暗赞叹。
自己可是都不懂安全生产那一套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