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亲自到巴东县来的理由,她一清二楚。只是因为这个小地方还隐居着一位大人物。杨致此来,主要目的就是拜访这位。
曾经的楚国太常寺最高官员太常寺卿邓充,太常寺卿可是掌管礼乐以及宗庙礼仪的大拿,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
邓充是经儒大家,为人极为古板,对杨一和在任之时的许多执政策略相当不满,两人经常在朝会之上吵得脸红脖子粗,怒火起来,甚至于敢公然与杨一和拳脚交加,当廷斗殴。
闵若英上位,尽诛杨一和以及其执政集团,杀得血流飘杵,本来以为这位一向与杨一和叫板的邓充会成为自己的支持者,不想这位太常寺卿这一回却一反常态,在朝会之上,丝毫不给闵若英颜面,大放蹶词,将闵若英骂得一无是处。
闵若英气得七窍生烟,想杀他没理由,此人与杨一和不同,杨一和执政天下,政敌一大把,因为他的执政策略利益受到损失的人无不想扳倒杨一和,但邓充却不同,此人专心经义礼乐,人品没得挑,又桃李满天下,杀了他,名声就要臭大街,但就此放过却又心有不甘,于是让当时的内卫统领杨青调下圈套,将邓充的儿子勾引下水犯了律条,以此胁迫邓充发声支持他诛杀杨一和的政策。
但让杨青万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