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是一件大好事,他们基本上没有花国库里一个字,便得到了明国大批的武器,至于每年要从赋税之中拿出一批银两来还本付息,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对于大明高层来说,成功地将昌隆银行锲入到了楚国之中,而且有了楚国朝堂的背书,将使得大明对大楚的无形的经济掠夺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此为支点,慢慢的撬动整个楚国的经济,最终将其控制在手中,真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是要其生就生,要其死就死。
而这当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昌隆银行的诸位投资人和东家了。
这一次昌隆银行,可是喜大普奔,一路唱着歌儿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了。
所谓贷给楚国朝廷的购买武器的款子,对于昌隆来说,自然就是与大明朝廷一些帐面上的交易,并不需要动用他们一分一毫的本钱,在这个过程当中,楚国人是看不到一分钱的现金的,所有的贷款,将直接从昌隆的帐册上划到大明户部的帐本上。但每一年从楚国朝廷拿到的本息,却是实打实的要从昌隆走的,虽然最后的流向都是大明户部,但雁过拔毛,光是这一笔的佣金,就足以让昌隆银行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这还不是一次性的交易,以后连年都有啊!以大明的尿性,这桩生意,自然是要长久的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