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的印刷工便开始快速的工作起来,刷墨,铺纸,羊毛滚筒挥舞,很快一张张印上密密麻麻字迹的麻浆纸揭开,然后被帮工挂到竹竿上晾干。
这些步骤对于印刷车间的帮工共来说早已熟悉的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因为如今报馆最忙的就是印刷车间,自从开业之后全天十二个时辰就从来没有停过,白天黑夜三班倒,吃饭喝水都是换人进行,即便如此,印刷出来的报纸也完全不够卖,因为除开要满足咸阳城的需求之外,还要满足商人的需求。
皇帝已经给报馆专门下过谕令,每期印刷的报纸至少有一半要交给各地的商贾运送到其他郡县售卖,由此还催生了一批专门的报商。
这些报商全都和报馆的发行室接洽,提着大袋大袋的钱币整天守在发行室门口,一捆一百份,五百份为一单,五千钱概不讲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为了争抢先机,还有大量的商人愿意加价购买,不过报馆不接受,因此商人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排队等候,有时候一期报纸要等好几天才能拿到手,而一旦拿到手,立刻就会安排马匹和骑手用最快的速度送往自己的地盘销售,售价一般会至少翻倍,隔咸阳近的郡县一般二十钱,隔的远的三十甚至五十钱,而第一份报纸通传到渔阳、胶东、会稽等遥远的地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