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要获得自己造血的机制,把编撰审核过关的书籍大量印刷上市售卖就是唯一的途径,而百家门徒为了推广自己的理念,定然也会不遗余力,文明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穷人推动的,而依靠的就是你们这些读书识字的文人士族,当初之孔孟朱杨,后来之儒墨争斗,几百年时间诸多门派起起伏伏,而眼下一家独大者,就是李斯的法术,奢制墨家,儒家消沉,吕不韦集名杂为一体的治国方略也被束之高阁,其他百家门徒更加无出头之日,但所谓三十年河东又三十年河西,国策变换犹若大河改道,等李斯死后,焉不知会有其他门派掌控机枢推行别的治国理念?”
“但无论何种理论,必须至少符合三个条件才会大昌其道,第一,有推动者,第二,得皇帝支持,第三,得诸多认同。有了书局和印刷厂,当大量书籍开始流行在士族之中,当这些不同的理论都开始汇聚一堂碰撞在一起,再加上报纸对于荀子这种集儒法一体的理论引导,一些被大多数士族认同的治国方略便会慢慢浮现出来,最后的必然结局自然是形成一种融合了各家理念的治国方略,儒法名杂甚至还有墨家等都可以看到影子。”
“这种全新的治国理念,我报馆就是推动者,而我报馆也一直都得到皇帝的支持,而且在报纸的不断传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