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文字,其中许多和小篆不一样,小篆的适用层面还是在朝廷通传的文书上,也就是说只有官方在使用,不过好在李斯和朝廷不遗余力的推动下,至少官方的文字记录都是小篆,而且开始出现了隶书的原形体。
眼下文学院大量收集的资料都是无数不同文字混杂的局面,许多古老的古篆、大篆甚至金文骨文连许多文士都不认识,只能请教一些对文字很有研究的老者才能够辨认,这也是陈旭创办书局的初衷,文字不统一,再过几十上百年估计这些稀奇古怪的文字记录的资料都要成为古董了,必须重新用小篆整理誊写出来才行。
至于楷体这种方方正正的文字莫说现在所有人都不认识,即便有人认识也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推广成功,不过陈旭相信,只要随着报纸的不断推广和发行,等明年开始在报纸上专门用一个版面来登载用楷体字编写的文章,然后随着楷体字集的发布,很快就会有大量的人开始学些和使用简洁的楷体字,比之小篆的推广要快的多。
但这些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必须等到合适的时机上奏秦始皇,获得皇帝的许可之后才能进行、
何况推广楷体字必然又要和李斯起冲突,陈旭不想和李斯闹的太僵,他现在的目的不是推广文字,而是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