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时而有之,抗税抗役司空见惯,其实这个现象除开赵地之外其他六国之地的情形都差不多,大秦朝堂的律令一出关中实际上都不太灵光,推行起来处处受到阻力,加上当地豪强和官吏盘根错节的关系,很多主官去了啥事儿都干不了。
就像当初的江珩调任会稽郡当郡守一样,如果郡尉警察不配合,真的就是个摆设,项氏这种当地的豪强都可以不鸟他。
其实这就是整个大秦的一个缩影。
血与火的媾和之后,六国归一并非是人心所向。
而这个情形上到皇帝下到朝堂文武百官都知道,因此皇帝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出行巡视,不断宣扬自己的功德以此让六国之民臣服,但以前巡视的经过和结果并不十分美好。
随着陈旭这几年不断的改革,推行许多新的法令,不断松解压在商人和平民身上的严酷法令,不断降低税赋,各地一些徭役也都开始用有偿的帮工代替,民间的各种敌视和反抗情绪已经平息了许多。
他调回京师任职数年,主管对各地官员的考核,已经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六国之地的变化,如今各地主官采用五年一次异地调任,西北诸郡的官员任职时间要比他主政太原的时候长多了,由此可见当地的民众对大秦的认同感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