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家庭模式的纺织速度即便再快,也最多就是这个样子了,而且这种方式一直持续两千余年直至封建帝国彻底崩溃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也就是说现代化的工业模式在中国几千年根本就没有任何太大的发展,宋朝最繁荣的时候的苏杭一带丝绸厂数千家,织机数万架,但仍旧没有发展成为大工业模式,里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阶级问题,商贾地位太低,无法形成一股新型的政治力量推动工业革命。
视察了织布机和纺织机之后,陈旭很兴奋,鼓励表扬了一番所有的匠工匠吏之后,驱车直奔科学院而去,除开安排对所有参与研发人员的奖励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关于织布机和纺织机的商业推广。
如今工业归工部管理,除开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建设之外,工部还并入了以前的将作少府的功能,还要管理天下匠工和手工作坊,但民间桑蚕织布却归少府和户部管理,这织布机的推广还需要和工部户部少府商量,而且所有的都让商贾去竞争筹措固然会让朝廷省却许多投入和麻烦,但官办一些工厂也是必须的,国营工厂会更加便于操作和管理,为民间提供一些工业样本,毕竟眼下的大秦商业虽然日益兴盛,但大工业必然才刚刚萌芽,根本就没有筹办的经验。
何况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