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分工。我们在剧本创作的阶段就开始了工业化的尝试,用编剧软件协同工作,并且严格按照悉德·菲尔德的编剧理论,完成了三幕七个情节点的设置。”
吴京则表示无论票房如何,影片《流浪地球》都已经赢了,因为这个项目的完成就是赢的,现在还没有中国电影人去拍这种题材的影片,所以是不能比较的,可以给它100分,也可以给它0,它的出现会给后面的电影人带来很大的经验,而且《流浪地球》有足达7000人来工作参与进来,说明最基本有7000人是被培养了关于科幻电影类的知识与经验的,多了很多的人才,这个贡献是很大的。
人才的培养是最艰难的,有了人才,才会拥有工业化,中国电影才会有未来。
《流浪地球》的成功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正如有人评论:“因此,流浪地球的成功固然可喜,也能激励人心,但如果整个科幻电影生产的工业体系没有建立,一部优质的科幻作品就会是一种偶然而非必然,它是导演以及这部电影团队的一种成功,它不代表未来电影行业的科幻电影的持续产出能力。当然这与国内明星片酬体系有一定关系。国内的明星演员片酬高,这在科幻上压缩了一部电影在其他硬核环节的投入预算。而流浪地球之所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