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以后,你拿着东西去官方那里重新订契就好,如果官方为难你,你就去找我家,杜家在苏州很好打听,我姆妈会帮你。”
榔头恍然大悟,连忙把手帕揣进了怀里,露出了老大一个笑容,用力的拍了拍杜和的肩膀,欣慰的说:“还是你懂哥哥啊,这个情我领了,以后哥哥请你吃自家种的粮食。”
杜和笑着点了点头,榔头就洒脱的与杜和挥了挥手。
二十几个工人互相商量了几句,随后或三五成群,或孤身一人,朝着一个方向,悄然去了。
洛豪笙则重新开着车子,带着杜和离开了芦苇荡。
在榔头对杜和的无限信任下,工人们在已经接到无罪释放的命令之后,依旧没有声张,隐姓埋名的带着家人重新开始。
有些人按照杜和提供的普慈院的地址在那里成为了义工,有些人回了江苏老家,比如榔头,在扛着锄头找到了自己的土地之后,榔头刚好赶上了春耕的尾巴,急急忙忙的弄了点种子,榔头又在地里刨了个窝棚,就这么住下了。
后来杜家还真的收到了榔头送来的新鲜菜蔬,比起自家弄来的还新鲜水嫩,老海投桃报李,将榔头的粮食作物介绍给了不少可靠的人家,这是后话了。
此时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