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水手和海官,随着郑和出海,建功立业。
想到这些项忠要求重下西洋。
于是立即遭遇了反对。
双方争执的面红耳赤。
可争归争,项忠想来也很清楚,这场争议定会维持很久很久,所以……他不在乎。
真正心寒的却不在此,而在于,当他带着人,气冲冲的向分管兵部库房的刘大夏,要求他交出海图和郑和下西洋的资料时,刘大夏却告诉他,这些,统统已经烧了。
一下子,所有的争议戛然而止。
再没有人提开海和下西洋了。
要知道,人们对大海是敬畏的,大明几十年不曾造过大船,数十年不曾下海,若是没有了以往的经验,甚至连编练远航的水手,栽培掌舵和掌帆的人员,都是空白,一切,都得靠老祖宗们的经验。
在没有老祖宗经验的情况之下,完全自行摸索,去造船,去编练人员,这……简直就是笑话。
当然,除非朝廷真有当初文皇帝时的魄力,不惜一切代价。
而到了成化至弘治年,皇帝一言九鼎,真正一言而断,如那文皇帝一般,一声令下,征用数十万人,倾尽朝廷之力,去建设一个前所未有的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