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微言轻,没人搭理他了。
可徐经却是急了,他自觉得自己是对的,因而坚持己见,最后才和侍学发生了冲突。
次日傍晚,徐经下了值便回方府。
他在翰林院里,过的很不愉快。
毕竟原本圆滑变通的他,突然闹了这么一出,虽然没有遭到大的处分,可其他的翰林,多少对他冷淡了。
到了前堂,勉强地挤出了笑容,像往常一样,抹一抹自己的前额,捋去了额前的乱发,又故作是风流倜傥的样子,可刚进去,便见恩师阴沉着脸,坐在了前堂。
“学生……见过恩师。”徐经连忙上前,笑吟吟地行礼道。
方继藩却是眼眸一张,一拍案牍:“你在翰林院做的好事。”
徐经本来是作揖,一见恩师发怒,立即跪下道:“是,学生万死,学生不该和刘侍学发生冲突,可是……”
他欲言又止。
方继藩依旧沉着脸看着他:“可是什么?”
“下西洋的资料整理,是为了我大明下西洋筹备啊,但凡有一丁点的错误,后果都是难料。那些文皇帝时期的文牍里,有许多地方都因为年代久远,而有所缺失,有些地方,或许是当时船队中书吏不谨慎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