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识人之明,无法整肃府中吏治之故?因此,这也是欧阳知府的过失,朝廷理应予以申饬,教他牢记教训。”
“新政关系国本,今日看来,通州之新政,非保定府可比,杨一清在任上,可谓劳苦功高,恳请陛下,下旨嘉奖,以彰其功。”
见此纷闹的局面。
刘健只是主持,倒也没说什么。
可百官们却激动不已。
个个侃侃而言,热闹非凡。
不过于本心而言,刘健却是松了口气,杨一清,确实是争了口气啊。
欧阳志力主提拔贱吏为官,本就是坏了朝中的规矩,刘健对王不仕甚是欣赏,可不代表,他认同这样做。
倘若如此,那么……读书人金榜题名做什么?
弘治皇帝则一声不吭,内心深处,却是对欧阳志颇有失望,他本是对欧阳志更看好一些,只是……京察的奏本已上了上来,才短短一年不到,通州就已政通人和,而保定府各县,却在庸官的治理之下,鸡飞狗跳,果然……这些人是没有经验的。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圣人说的话,果然没有错。
百官们似乎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一番高谈阔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