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出海去,依旧可以和各国的土布竞争。
在这种巨大的利益之下,定制机器,营建厂房,招募熟手,培训新人……已成了当务之急。
这第一棉纺作坊,数百个女工,已投产了一个多月。
她们已对于各个生产的环节,了然于心。
对于商贾而言,薪水他们是开得起的,只要未来的利润可期,莫说是三倍薪俸,便是五倍、十倍,也不在话下。他们最害怕的,反而是投产之后出现问题,这毕竟是新东西,如何排班,如何备料,如何入仓,生产过程之中,遭遇了问题,如何处理,各个工段如何布置,这些……可都是大问题。
因而,这第一棉纺作坊的女工,包含了负责机器养护和维修的人员,而今都成了香饽饽。
女嬷嬷又叫了许多的名字。
几乎这数百的女工,都有安排。
至于她们去不去,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一个作坊,需要数十个工长,还需小掌柜和大掌柜。
偏偏,棉纺作坊大多只能招募女子。
如若不然,招募了男子进去,只怕没人肯去做工了。
刘二女晕乎乎的,似乎一下子,命运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