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自会增长,可若是连年都办不出点什么东西,或是好不容易办下来,结果发现,所搜之证竟是无法定罪,这绩效最差的,直接裁撤。
说穿了,在方继藩看来,奖金和经费,就是这些京察们的油门。
为了让自己更有名气,成为佼佼者,有更充裕的经费,这些京察们就必须拼了命的往前冲。
而十三个京察使的职责,恰恰就成了刹车,得检验罪证,确定人证物证的确凿,签发搜索相关的命令等等。
这群年轻人,大多朝气蓬勃,得知自己即将要成为实习的京察,个个都激动得不得了。
他们开始熟读大明律,学习侦查和搜证的技巧,甚至……如何招募线人,辨明检举人的真伪等等。
一个多月的培训之后,这些人便各自领了一笔银子,开始干活了。
事实上……
这是一个如鱼得水的好时代。
因为这个时代的贪渎或是欺压百姓,几乎是不需要遮遮掩掩的。
人们堂而皇之的将数不清的银子,以冰敬、碳敬的名义,送到各家的府上,又或者,打着各种名目欺压小民的事,可谓是屡见不鲜。
偷偷摸摸之类的事,压根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