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将这对农业的研究,持续下去,一年不成,就十年,十年不成,可以等百年,可只要还能增产,这天下的百姓,便在无饥饿之虞了。”
弘治皇帝说罢,慎重的看了一旁的萧敬,正色道:“你且记下,回去之后,立即口授,命人造石坊一座,就存于宫中。”
萧敬哪里敢怠慢,忙是屏息静听。
弘治皇帝道:“我大明朱氏享国百五十年,今农学初现端倪,朕今亲眼所见,方知治天下之道,不在于自守,而在钻研而已。后世子孙,理当铭记,若违朕意,人神 共愤,天厌之。”
萧敬拜倒:“奴婢遵旨。”
刘健等人也恍然。
此时听陛下所言,竟一下子也醍醐灌顶了起来。
不错,增产了粮食不算什么,至少现在,大明还没有饿殍遍地。可真正厉害的,却是找到了一个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有了这个出路,这个办法,朝廷只要竭尽所能的投入和鼓励农学的研究,现在能产七百斤,未来……只会更多。
若是换上了高产的粮食,它们可以亩产两千斤,三千斤,五千斤,这……又有何不可呢?
“陛下,这才是大学问啊。”刘健禁不住感慨起来。
他看了一眼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