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万古的名。
别看老太爷如今春秋鼎盛,可千万年后,除了董家的几个后辈,还有谁能记得他
细数当今天下,也只有稷下学宫能满足他了吧
可是,别看稷下学宫不争权夺利,只是培养人才,教化天下,但天下间却没有一个势力不对其忌惮的,哪怕是神朝这个庞然大物也不敢轻捋虎须。
这么一个百家共同联合的机构,原则性是很强的,一个大学士的名位,是天下文人都争相追逐的。
可是,大家尽管眼馋,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走后门的情况的,一是学宫不让,二也是没人敢硬来。
想要,也可以,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别说写一本直至大道的经书了,哪怕就是写一首能录入诗史的诗也成。
可就是这么一个条件,却将无数文道大佬挡在了门外,董老太爷当了三朝的太师,才学自是不用说的,诗词文章更是写了许多。
登上圣道月刊的不少,可就没一篇能够进入学宫法眼的,为此,长叹感慨了不少。
上一个大学士诗君就不说了,虽然相对于老太爷只是一个小辈,但他的名头却是一点一点传出去的,被封为大学士,大家虽然惊讶,却不觉得如何突兀。
毕竟,名气,资历都摆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