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的费效比根本没比拉矿石回国冶炼强,不但节省的那点运力全被运煤船给占了,炼炉船的可靠性也令人堪忧。想要用这种不靠谱的方式支撑日本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根本就是在痴人说梦。
不过这套方案虽然最终没能通过国会的审批,但还是有两艘炼炉船被造了出来,而且作为技术储备至今都没有拆解。曾经参与过开发的工程师强烈建议把那两艘船调来,如果有那两艘船在,他们建设采矿基地用的材料就不用全部都大老远的从木卫三上往这边运了。
正是为了这个看似可行的计划。5000名朝鲜苦力以每天死亡7~10人的代价,在没有重力环境的小行星上进行开凿作业。在日本人的眼中,这些朝鲜劳工就是彻头彻尾的廉价消耗品,陆军的军医宁肯闲着睡大觉,也不会去管那些伤病矿工的死活,更不会把宝贵的药品用到他们身上。
这一切都看在埃达的眼中,让她对这些亚洲盟友的印象是越来越差。
“马尔科!我一度以为我们曾经对北非的剥削就已经够残酷的了,但是跟这些日本人对待那些朝鲜劳工的方式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埃达宝贝儿,这些亚洲人的事儿我们最好别搀和。管好我们自己就够了。来试试这件晚礼服吧,穿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