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颠覆性的思想,更是让李戮忧印象深刻,顺势就记住了它。
其原文是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大体意思就是,又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外地碰见了一些已经沦为奴仆的鲁国老乡,子贡很是不忍,于是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带回了鲁国。当时的鲁国有一项政策,凡是赎回在外为奴的鲁国人,政府给予全额支付。子贡觉得做好事啊,还报销什么啊,始终不肯报销。按理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大公无私,还省了国家财政,有点像今日有人提倡有钱人买回圆明园兽首捐给国家一样,应该多多提倡才是。然而孔子知道后,非但没有表扬子贡,还说如果都像子贡这样,以后就没有人再去赎回鲁人了。试想,也是啊。你子贡财大气粗,赎出几个奴仆完全没有关系,但是这样就树立了一个道德的陷阱,别人还敢不敢赎回奴仆呢?要国家的钱就是不够道德,不要国家的钱自己受罪。同理,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