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亦静也。父母施生之始,一片灵气,投入胎中,此太极时也。太极为阳动,阳动阴亦动也……”
刘胜之滔滔不绝,开始背起大道论来。这却是宋明以后,儒家重新复兴,理学兴起之后,影响佛道,再次理论变革之后的道教理论!
老实说,魏晋玄学还停留在名实相对的阶段。争辩一下什么有无,名实,声音有没有哀乐之类的话题。
其实,还是在非此即彼的很为低级的辩论层次。而没有彻底的解决问题。
而在后世,随着佛教禅宗的兴起。佛教彻底中土化之后,影响儒门,吸收佛教思想,而有宋儒复兴。
再之后,反过来又影响佛道。如此三家理论,更是完备。已经从理论上解决了这许多魏晋玄学不能解决的问题。
这刻,刘胜之直接引述大道论,用着道教理论。来解释真如有无的问题。
总体来说,这也是一直到后世的现代时空,丹道理论的核心所在。
解释了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矣。故男女交媾之初,男精女血,混成一物,此即是人身之本也。嗣后而父精藏于肾,母血藏于心,心肾脉连,随母呼吸,十月形全,脱离母腹……”
接着再是讲述血肉身体形成之后,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