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过蜀之时,更是说,民困国贫,所赖者唯有锦耳!
知蜀锦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所以便大力发展。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蜀锦,奖励种桑、加强锦官的权力、推行先进的纺织技术,改造工艺等等,提高了蜀锦的产量。
又与吴国友好,扩大蜀锦的。蜀锦因而成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军费的来源。
以至于那蜀锦到数百年之后,都还是极其出名的名贵衣料。甚至那锦官城都变成了成都的别名。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般重要商品,刘胜之自然不会放过。要把这东西做成自己辖下的拳头产品。
这锦官便是简雍为贯彻诸葛亮这一方针,对蜀锦生产又采取了统管和织造两项政策。
对蚕茧统一收购,收买农奴从事锦缎织造。在城南以土筑城,建造织锦专业的所在了。
此处专门从事织锦的煮茧、缫丝、挽丝、机抒、织锦、漂洗、练染、纺择的各种工艺,规模极大。
足有上千人在此地劳作!
不过,据说这已经是历经战乱之后的规模大为缩水的结果了。早在当初诸葛武侯时代,此地的规模更要大上十倍……
据说这些年间,许多大族豪强也都从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