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算筹用法博大精深,瑛姑也只是略微演练了一下简单的加减乘除用法罢了,至于复杂的方法。却是难以一下子演示出来了。方志兴和烟波钓叟也只能听她简单介绍一下,留待以后钻研了。
“前辈写的这些文字,可是苏州码子?”方志兴见到瑛姑演练算术时用的一些符号颇为熟悉,想起上一世开镖局时在账房那见到的数字,向瑛姑问道。这苏州码子据说是从算筹中演化而来,如今看来,果然极为相通。
瑛姑听到“苏州码子”,并不明白这个称呼,说道:“‘苏州码子’是什么?这是‘花码’,是从算筹的筹码中变化而来。写起来更为简便。”
方志兴听到这个解释,知道如今还没有“苏州码子”这个称呼,只得推脱说自己是从苏州看到,自行命名而来。这花码比之天竺数字用毛笔书写起来确实更为简便。如此也怪不得天竺数字在中原没有流行开来了。不过若与自己采用的后世演化完善的阿拉伯数字相比,这花码却又颇为不如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阿拉伯数字是后世通用的数字,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数学大师用此演化出了多少算法、用法,组成了一套极为完备的体系,这样一来。比之算筹体系可要高深多了。而若是配合算盘使用,使用也更为方便。方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