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称古人常言南方民风柔弱,一纸可安。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时南方百姓也没什么抵抗的心思 ,而北方民风彪悍,尤其是西北和河北等地更甚。且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多以打猎为生,以肉食为主,运动较多,身体较为健壮;而汉人则以面食物为主,锻炼较少,自汉朝以来就推崇儒家文化,主张追求功名利禄,素质可见一斑。
赵昺对此不以为然,古代东南地区民风劲勇好武,这也是立足东南的政权可以凭恃的条件。《汉书》地理志记载东南风俗云: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春秋时的吴越能与齐晋等中原大国争霸、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而令秦人丧胆、东晋时谢玄、刘裕曾率以屡破北方强敌的北府兵即是这种力量的显示,都得益于东南地区劲勇好武的民风。
浙东及江西一带亦颇与之同,特别是淮南一带,为历代流民流徙往来之地,流民多结族而行,人性并躁劲,风气果决,包藏祸害,视死如归,战而贵诈,习于战乱,颠沛流离中,组成武装以自保,这是一支可以利用的潜在的武装力量。后世更有号称天下强兵的广西狼兵。
再有在物资供应上,赵昺也承认可用矿产资源和矿产开发能力上,跟冷兵器最相关的是煤铁资源,北方占优,而且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