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戚或是战死或是俘虏,至此文官彻底崛起。
这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坏的一面。
朱元璋最初的意思,是举人家中有困难的,可以免除税赋,到了后来,别说举人了,秀才都不用,百姓投献田地着无数,因为就不要向国家交税了,只要给投献的举人一小笔租子就可以。
长此以往,国家还能收到多少税收,这就是在吸国家的血,这般的弊端还有很多,但很多时候也无解,如果在建国之初就不改掉,慢慢都会朝这方面转变。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后再想改那就难了,自古变革者又有几个好下场的。
大梁朝眼下三百年,早已经是文官当道的地步,哪怕还奇葩的有着大将军府这一制度的存在,可基本也弱势了。
也就是兴武军比较独特,直接说如今的兴武县归兴武军管理都没错,连街上巡逻的都是军士,这种情况下想聊个什么八卦,尤其还是兴武军,要么关上门偷偷聊,要么就是谨慎谨慎再谨慎。
要知道现在的兴武军的军纪可不怎么好,就是把你剐也是白剐,没地方伸冤去,兴武县县衙?那都快成摆设了,衙役都没有几个。
这下可愁坏了周少瑜,觉得高估了自己的本事,应该换周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