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儒家是可以改动的,然否?”李清照却忽的提议。
“嗯?”周少瑜一愣,还可以有这操作?
不过怎么改,这是个问题,反正肯定不是周少瑜擅长的,最多来个不一样的‘格物致知’,也不能说不一样,格物,本身就没有作详细解释,这也让后人理解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含义,而周少瑜只需要解释成推究事物根源,也就是各种科学研究嘛,这样子解释就挺好。
“以新的儒家学派进行推广,戴着儒家的皮,实际却偷梁换柱,即便仍旧会遭受儒家不少的打压,但总归能够拉拢一批,何况周郎如今有着大梁第一才子的名头,以此身份加以宣传,必定能叫不少人信服,至少不会被天下所有儒生所排挤……
再且,仁、孝、义等等,也是值得推广的思想,法固然能治理万民,但若万事皆以法治,那这时间又有几分人情味可言?到最后仍旧必乱。”
李清照侃侃而谈,想来这些问题也是想了很久,也不排除李清照的个人原因,说到底,李清照也是正统的儒家传人么。
周少瑜捏捏下巴,心中了然,这等于用着儒家的名,当然有一部分也会延续儒家的思想,但其内核,却偷偷换掉了。对此,周少瑜觉得似乎可行,但终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