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先前说过的继承殷商文化的宋国,此外还有最是尊礼的鲁国,最是重利且商人辈出的郑国,如此种种,各有特色。
说起春秋,一般都会想到孔子,不管厌恶也好,支持也罢,这位儒家的学说的建立者,的的确确影响了华夏数千年,他是周礼的绝对支持者,不过有趣的是,其出身却又是殷商之后,其祖所在,也是继承殷商的宋国,只是后来迁去了鲁国罢了。
周少瑜对于儒家并不算排斥,甚至还会觉得许多流传下来的话语颇有道理,即便放在后世也仍旧适用,但华夏数千年历史也证明了儒家的诸多缺陷,这也是周少瑜迟疑不想用儒家治国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儒家的许多东西,站在主君的角度来看,也是挺适合的。所以对于李清照所提出,以儒家为外壳,吸收有用的,然后改变其内容,如此一可建立自身纲领宗旨,二来也不会使得天下儒生集体反对。
然而怎么改变充实其内容,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生搬硬套肯定不可取,不同的国情之下,所能适用的规则也有所区别,闹不好就会乱套的。
是以周少瑜觉得这回穿越到春秋时期未必也就是个坏事,这个年头,正是这个学说开始逐渐兴起的时候,虽说未必有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