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到是不知道眼前转述之人是孔子徒弟里头最勇武的子路。
这也算是弊端了,孔子门下出名有才的弟子极多,周少瑜当然是有兴趣交流的,比如说端木赐子贡,不过这货跑楚国搬救兵了,没在。反正若是认不出人的话,天晓得和对面谈的是谁?只晓得肯定是名人就是。也就是孔子好说一些。
毕竟‘子’字并非名,而是尊称,人家叫孔丘的嘛,真说丘字,周少瑜要抓瞎,连‘孔’这个字的发音也是恰巧有学习到才晓得怎么念,而且还是越国语言的发音。
好在周少瑜这个名字琢磨了好久,总算晓得了该怎么念,还有子瑾的表字,不然薇得抓瞎,因为不会翻译了就。
“山野之民周少瑜,字子瑾,闻孔子困于此地,特来相助。”这话一出,人家态度果然好上不少。
结果就是话还没说几句,先生个火煮一大锅粥再说,顺便里头放点肉丝算是补充体力。香味一出,一群后世留名的圣贤肚子咕噜齐叫唤,口水都差点掉下来。
当然,儒生嘛,最是重礼,再馋嘴也得一副矜持样。
然而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就算没那么夸张,那在这个念头,效果还是相当好的,起码没人再防备,甚至还颇为感激,没法子,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