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随朝廷大军出征是迫不得已。但某方面来讲,周少瑜还挺感谢魏国。
还能有比直接身处人家军中更直观的了解方式么?如果周少瑜一直被软禁监视那也就罢了,自然什么也观察不到,但问题是周少瑜的身份在明面上并不是犯人。
若是向普通人问周少瑜是谁,大抵就是‘第一才子’、‘并王’、‘仁义’‘驱赶突厥之人’之类的答案。总归是没坏话。
而对于大多不了解内情的将士来说,能征善战,也是周少瑜头上的标签。
即便高玉瑶将周少瑜放在眼皮子底下是为了更好的监视,可最起码在表面上,仍旧要摆出一副礼遇的样子,每一次的高层将领会议,周少瑜势必就有一把座位,并且仅在高玉瑶之下,至于小皇帝?他压根就不用出现。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执,这些将领同样如此。
每一次会议,在分兵一事上都高度统一,但分兵之后谁分别领兵,则成了争执的焦点。
这并不难理解,随大军左右,即便有所斩获,也不会显得突出,也没办法突出,因为实际最高领军者就是高玉瑶,谁又那胆子敢凌驾在太后头上?
但独自领一军就不同了,攻城略地,功劳谁也抢不了,自主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