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拿出书稿,最后皇帝刘庄一看之下惊讶不已,可以啊兄弟,妥了,也别问罪来,出来继续修国史吧,于是因祸得福,还当官了。
然而这事实际上可信度不高。
申冤之举,班超因兄弟之情,自然是做的出。可实际作用上和他无关。也就是说,班固之后的际遇,班超来不来申冤都一回事。
班家的确是书香门第,有一定传承,然而到底走了下坡路,就算是班固的父亲班彪,最终也不过是个县令,官儿委实不大,更莫说还去世得早。
如今更是数年过去,班家曾经的人脉就更低了。
私修国史乃是大案,若无深厚交情,一般人可是避之不及,很少乐意出面帮忙说项。
而班超入京,想必是找不到什么支持的,出了上衙门申冤,也做不了别的,更别说面圣了,皇帝哪是那么好见的。
再说了,既然都知道是以私修国史的案件处理来,家中手稿咋可能不被一并带走,呐还能等到班超整理起来再上京申冤,瞎闹嘛不是,毕竟协和手稿就等于证物了,哪有忽略这个的存在。
所以正常合理靠谱的解释,应当就是正常的案件处理而后进展,或许有人觉得此书水平的确很高,虽修国史,但一点都没黑,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