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密钥的本体,才能获取口令。”
“在密码破译对抗中,最薄弱的环节永远都是出在人身上。用只掌握在少数大国手中的超级计算机,来进行暴力破解。远远没有培养一个小偷,或是一名间谍来的有效。”
真实之眼的解释,让叶青基本明白了如何保证通讯安全的原理。
就好像现在的银行诈骗电话,骗子就差冒充神仙了,费劲无数心思,其最终目的只为获取一条动态口令。
短信动态口令,有被从基站内拦截的可能。
而电子口令牌,通常只有u盘大小。则因为无需通过两端的数据传递,也不可能进行数据传递,而做到物理隔绝的条件。
理论上只要通过算法产生的口令,都有被穷举可能。但是动态口令一分钟变换一次,可以让计算机在有限时间内,无法算出正确口令。
如果每个密钥采用多重加密,和**工艺方式制作,则可以更安全的避免破解。
除非……
像很多谍战片里演那样,花费巨大代价研发出的加密系统,结果里面出了个叛徒,把技术卖了几万块,或者脑袋一热,白送敌人之手。
这种事情在别的公司可能发生,可是在叶青这里,永远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