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只需要照葫芦画瓢。
还有下方冷却循环系统的工作方式,随着图纸放大。叶青和怪兽们,顺着循环结构追踪分析,很容易就从这套系统的结构中,推测出这座反应堆的发电模式。
一回路冷却水,将热量导进给汽轮机发电的二回路水,竟然不是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机组,与普通蒸汽轮机机组有很大差别。龙溪滩工厂这边生产过超临界机组,自然对这块非常了解。不是超临界,那证明这座反应堆的热效比并不高。
如果说超临界机组能有50的热效比,眼前这套热效比最多30。
叶青有些奇怪,超临界机组制造技术,虽然只有少数几个大国掌握,可显然美国就是那个最大的国家。为何在如此先进反应堆上,任然非常保守地采用落后了最少两代技术的普通机组?
这一定有原因。
想要让循环水达到超临界状态非常简单,增加它在燃料棒周围的停留时间即可。
燃料棒在链式反应过程中产生热量,加热压力壳中的水。如果不进行冷却,燃料棒的温度可以上升到两千多度。水的临界温度是374.15度,眼前这套机组的蒸汽工作温度,叶青估计最多也就在30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