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账。
单纯以生产成本计算,现在每条标准运动纤维的价格,要接近一百。
按一台机器人,最低需要搭载两千五百条运动纤维,才能让这台机器人完美模拟人类运动的数字计算。一台机器人的仿生肌肉,就要二十五万制作成本,这还不计算仿真皮肤价格。
就算对两年前的守护者家庭机器人产品改进,最后也要有三十万的成本,才捣鼓出一台合格的仿生机器人。
三十万成本,卖五十万已是彻彻底底良心价。
这是良心价,也有点“死心价”的意味。
放眼整个华夏消费者,又能有多少人消费得起?
以疾雷汽车高配版为例,在疾雷汽车销售最火爆的尚海市,去年一年,五十来万价格的高配版疾雷汽车,也只不过卖出一万多辆。这还是家庭刚需的汽车,要换成机器人产品,销量缩水五倍不算意外。
单个民用产品的利润,已经不是巨兽工业的追求。
仿生电肌这种适合大规模推广的产品,高利润只会阻挡消费者们的脚步,价格必须一降再降。
可就算等怪兽们制造出,可以大规模量产运动纤维的工业设备,未来运动纤维单个成本,也不会下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