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陛下,恕我直言,明朝的儒教,道教等,并不属于宗教,它们不涉及祈祷,信仰,愿力。上帝,会给明朝带来和平。”
朱栩摇头,道:“你们之前已经尝试过,多有冲突。”
汤若望以及在澳.门的一些传教士几十年前就进入明朝,却一直没有多大进展,反而冲突四起。在这个时候的明朝,本应该有很多人在思想上需要慰藉,可始终未能风行,可见明人还是比较抵触的。
汤若望没有想到大明皇帝的态度会这样的坚决,眉头皱起,旋即道:“陛下,西洋之学多有益于明国,不论是文化还是科技,尤其是大炮,在明国防止外侵,守护疆土,多有功绩。汤若望希望明国能够大开方便之门,让中西方能够畅通交流。”
朱栩神色不动,道:“我国有着对外管理的衙门,进出都有序。”
徐光启在一旁静静听着,看着,没有插话。皇帝的话简单,总好像说了一半,虽然语气平静,却透着强烈的不喜之意。这令他很疑惑,却没有急着说话。
汤若望虽然在京城两年了,可明朝对外国人的管理是越来越严,尤其是澳.门,有一个‘外事衙门’,政策趋紧,能在内陆逗留的,只有一年时间,然后就要去澳.门审核半个月,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