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太情愿,因此整个过程倒也顺利。
杨涟坐在主位上,朱栩在下首,两人喝过茶,便相互对视。
杨涟身体笔直,不怒自威的看着朱栩,道“殿下,可曾读过什么书?”
朱栩谨慎而有礼,道:“回先生的话,读了些杂书,并没有认真启蒙。”
杨涟看着朱栩,微微点头,道:“那好,每旬我进宫五次,为殿下讲二十四史。”
经史子集,古人最重经,但往往从史开始。
朱栩明白杨涟的意思,站起来躬身而拜道:“是,学生告辞。”
杨涟颌首,坐在那动也不动。
朱栩离开杨府,上了马车,一直跟着的曹文诏,神色颇冷的道:“殿下,这位杨大人是不是太托大了,就算是您的老师,也不至于一点尊卑都没有。”
朱栩笑着摇头,道:“你不懂,在先生看来,我已经算是他的学生了。虽然谈不上棍棒之下出孝子,但严厉些总归是没错的。今后他出入景焕宫,都要尊重一些。”
曹文诏毕竟是兵将出身,并没有读多少书,听朱栩这么说,便也没有再说话。
朱栩这次出来就是为了拜师,走过场便径直回宫。
到了宫门前,朱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