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十分清楚,大明的火器在很多国家是最眼馋的东西,只是大明一向严谨,卖出去的不多。若是彻底放开,只怕是供不应求,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或者说银子涌入大明!
“但是,有些地方,还是要有区别对待的,比如倭国,比如漠西蒙古,什么能卖,什么不能,帅府要做好核查,谨慎处理……”朱栩又强调一次。
“奴婢明白。”曹化淳躬身道。
待到十月,朱栩就开始忙了。
一群大小官员上书,请朱栩尽快回京,毕竟夏天已经过了,京城也不那么热。
这个理由堂堂正正,无懈可击。但背后的理由是,‘首辅’即将交替,很多人心里惶惶不安,需要朱栩回来坐镇。
也就是这种时候,大明上下,朝野内外才会知道朱栩的重要性,不再担心他出幺蛾子。
但是朱栩纹丝不动,就是赖在景德镇不走,偶尔还去南昌府走走看看,引得地方一阵震动。
在十月中的时候,朱栩收到了孙传庭的信,这封信很长,但内容却不是很多,更多是一些想法,阐述了他对朝政内外,军政各方面的种种思考。
朱栩看了很久,对这位未来的‘首辅’的施政纲要进行审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