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结果,就是朱栩的一句为了结。
‘是朕好大喜功,还是你们乐于邀功求赏?’
这句话堵的朝廷上下一句话说不出,憋的难受,这件事也算不了了之。
一些暗地里的谣言碎语还是不断,指责朝廷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开战,浪费钱粮,开战只是满足帝王的野心,却不知害死多少将士,多少嗷嗷待哺的灾民。
对于这些,朱栩只是在批复南直隶巡抚陈奇瑜的奏本提过一句:功与过论且太早,三五年后再看。
但这件事确实是大大的激励了明朝因为天灾,‘新政’等造成的疲惫状态下的士气。
朝野之中,甚至渐渐的出现了一种不大不小的声音,那就是讨伐缅甸,以雪万历年间被侵略的耻辱。
这种声音很有市场,朝野一些大人物认为这个战争能够转移国内的视线,缓解天灾,改革等的压力。
好在孙传庭等人还有理智,没有被这种声音左右,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内阁在未来两三年,矢志于推动‘新政’前进,不会再发动战争。
总而言之,因为吞并倭国,明朝士气大振,朝野澎湃。
内阁一连十多天,集中精力处理倭国的善后事宜,在十月初,乾清宫特使,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