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
简而言之,自从光武帝刘秀开创东汉政权之后,就在努力将权利集中在君王的身上。于是,刘秀就将处理上疏的权利交给了尚书,以此来制约三公。只是到了如今,这个制度已经逐渐失去了作用,因为绝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由三公或者大将军录尚书事。
所谓录,和领尚书事差不多,但权利更重,最出名的,恐怕就是后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了吧。一个录尚书事,直接将朝廷所有大权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
虽然如今不管是三公还是大将军都没被刘宏任为录尚书事,而是将权利紧紧的抓在自己的手中,但就算如此,也不代表李义入了朝堂之后就能够得到话语权和实权,甚至兵权李义都不觉得自己能够捞得到。
而没有实权,李义又如何在雒阳之中站稳呢?三公的善意?是的,如今三公确实向李义散发出了善意,那在李义看来,那不过是因为李义此时正是灵帝刘宏身边的红人,而且和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如此一来,他们自然不会吝啬自己的善意了,毕竟李义被大将军、宦官所敌视,他们如果部趁机拉拢的话,岂不是太傻了?
当然,如果李义只想当三公的跟班,那么此时三公散发的善意无疑是其步入朝堂的最好机会,可惜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