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地到处逛了逛,来亲眼看看这个北极避难所到底发展成了什么样。
首先雄伟壮观的蒸汽巨塔是整个避难所的中心,同时兼具着发电与取暖两大作用。这里附近的一圈是整个避难所最繁华的区域,医院、食堂、领导办公室都在这个区域。
人们下班没事也会跑来这个地方取暖,虽说现在整个避难所的供暖都已经不成问题了,但贫困时期养成的习惯往往很难改变。
然后第二圈开始就是居民区,大量简陋的木制建筑成了他们遮风挡雨的首选。这些木屋都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全部都是按照统一的图纸建设,有着非常完美的空间规划。
赵律估计这是某个拥有超级建筑系统的人的手笔,能在极地迅速地建起如此能适应特殊环境的建筑,不依靠系统恐怕很难做到。
到了第三圈就是一些不太需要取暖的建筑物,例如仓库、墓园与广播塔之类的。这里虽然也算温暖,但平时都不会时常有人来这种地方,在北极还是能暖一点就暖一点比较好,感冒还是比中暑要容易得多。
而更外围的地方就是矿场了,这个煤矿与蒸汽塔之间通过一条简易的铁路相连,依靠人力推动着矿车把一堆接一堆的煤炭运往蒸汽塔或者仓库。矿井下的条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