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安稳,人心安定,所以自己还是很认可对方治政水平的,乃是要求对方继续保持对汉中的有效统治,避免发生动乱,影响百姓民生。
最后,公孙珣则在信中向张天师坦诚了另外一件小事,那便是对方一直好奇,并屡次来信询问的《封神 演义》,其实并不是什么道家真谛,其中设定言语全是他母亲瞎编的,而他公孙珣非但不是武王或者二郎神 转世,反而对此书颇有不屑,因为书中凡事命中注定的那种姿态,不免落了下乘。
实际上,便是公孙大娘这个‘作者’,如今回过头去看这本书,都觉的有些空洞,唯独其中牵扯武王伐纣,牵扯诸多神 怪之事,颇有影响,不好更改罢了。而道家的根本,却还是要归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其余种种,不过是附会强说罢了。
甚至再进一步,公孙珣更加在信中自陈,即便是他本人尊重道家无为而治的思 想,也尊重张鲁以道法稳定汉中局势的贡献,可从治政理念上来说,其人却与道家背道而驰,更贴近儒家、法家之路。
这点他不愿隐瞒。
与书信同时送到南郑的,还有公孙珣正式以执政将军表张鲁为汉中太守的公文。
然而,公文与书信送到后,南郑没有半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