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难得激昂之态。“主公能成今日之事,天下人多有议论,有人说是因为主公善战无敌,可比昔日西楚霸王,锋刃无匹;有人说是因为主公家资丰厚,又出身边郡,所以一起兵便有边郡名骑傍身,军资无忧,所以先发居上;还有人说是因为主公文武并重,智勇兼备,以边鄙出身犹然能驾驭民政,以武事起家犹能革鼎新政,堪称全才;甚至有人说,主公乃是上古神 仙转世,合该受天命为天下事……但臣以为,主公能成今日局面,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主公生平都在尽力不负人,唯此而已!”
言语间,载着杨俊与夏侯渊的尸首的小船到了河中央,荡漾了一河夕阳,引得恰好又抬头的公孙珣一时恍惚,而贾诩的言语却在继续之中。
“昔日主公初为任一将,为不负千余弃卒,便不惜迎面去攻弹汗山;初为任一县,为不负一县之人,便要以一县之任而为一国之事;而待到任一郡,见黄巾咋起,便已经要不负天下了……”贾文和侃侃而谈,言之凿凿,在周围人眼里,这位公孙珣极为倚重的军师今日之言语似乎比之前数月其人在军帐中说的中数还要多一些。
“而凡近二十载,主公倾力所为者,难道不正是尽力不负人,不负己,不负天下吗?”
“不负己,所以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