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董卓掏空了洛阳周边后,想要自北向南消灭一个建立在中原地区的政权的必由之路。
不仅如此,如果把官渡换成鸿沟要冲的话,很多人便会明白,历史上刘邦和项羽也是在这里对峙了四年之久的!
事实上,亲自引兵走一遭以后,让公孙珣感到尤其荒谬,却又恍然大悟的还不止这些!
比如说,他发现如果自己要在前方官渡那里与曹操对峙的话,那么运粮道必须要从此刻脚下的乌巢泽北面通道经过……这同样是地理的必然性!
不然呢?难道要强行从乌巢泽南面,从曹操眼皮子底下经过?
实际上,坐在乌巢泽畔,公孙珣也已经对一些所谓历史细节有了更充足的认识:
另一个时空中,许攸向曹操告密的,绝不可能是什么袁军粮食堆积在乌巢,因为乌巢是必由之路,曹操不可能不知道那是袁绍的粮道所在,袁绍也不可能将命根子一样的军粮放在主力部队视野之外一直不动。
许子远所汇报的军机,应该是新的一批军粮正由淳于琼押送着经过乌巢!
至于许攸当时叛逃的契机,也未必是袁绍训斥了他并关押了他的家人,因为那只是原因,而非时机。真正的时机,真正让许子远有了叛逃底气的